中药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按照性状不同,分别称为“北柴胡”和“南柴胡”。北柴胡主要生产于河北、河南、辽宁、湖北、陕西等省;南柴胡主要生产于湖北、四川、安徽、黑龙江、吉林等省。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和泥沙,干燥。切段,生用或醋灸用。
中医解表类中药之柴胡
【药性】苦、辛,微寒,归肝、胆经。
【功效】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应用】
1、表证发热,少阳证:本药辛散苦泄,微寒退热,善于祛邪解表和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
2、肝郁气滞:本中药辛行苦泄,性善条达肝气,疏散解郁。
3、气虚下陷,脏器脱垂:本药能可以升举脾胃清阳之气,可治疗中气不足,气虚下陷导致的脘腹坠涨,食少倦怠,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脏器下坠证。
【用法用量】
煎服,3~9克。解表退热宜生用,并且用量宜稍重,疏肝解郁宜醋灸,升阳举陷可生用或酒灸 其用量均宜稍轻。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心腹肠胃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
2、《本草纲目》:“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心络相火,及头痛、眩晕,目晕、赤痛障翳,耳聋鸣,诸疟,及肥气寒热,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调,小儿痘疹余热,五疳赢热。”
更多有关中药常识内容,请点击查看【中药常识】专题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