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中医
快速搜索

中药苦味药效好,良好苦口利于病

2015年04月01日

2015-03-17 来源:中医咨询

    我们常说:“良药苦口”,可说是这么说,喝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真的喝下去的时候还是非常难受的。很多人因为讨厌中药的苦味,习惯性的在喝中药的时候加糖或者喝完后吃糖和点心,因为糖中含有一定量的铁、钙等元素,一旦与中药里的蛋白质和鞣质等成分结合后,就会引起化学反应,使药液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凝固变性,从而影响药效,对其药性有一定的削弱作用。

    健胃散、龙胆大黄合剂等健胃药的苦味能刺激味觉和消化腺的分泌,从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吃甜食会掩盖苦味,削弱这些作用。此外,甘味(甜味)走脾胃,量少时能补益脾胃,但服药后吃甜食,不仅会有饱腹感,还容易滋腻伤脾,减少唾液分泌,让食欲变得更差,影响药物的健胃作用。甜食里的糖还可能与药物结合,影响药效。除了健胃药外,服用治疗湿热病证的苦味药,如治疗大便不通的大黄清胃丸时,吃甜食容易留住病邪;服治疗湿浊病证的藿香正气丸时,也不宜吃太多甜食。

    缓解中药苦的小妙招

    1 掌握药液温度中药的服用讲究“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但苦味中药的服用可不拘泥此道。有关专家研究证实,舌头对37℃以上的温度更为敏感,因此,苦味中药汤液的温度应控制在15℃至37℃。 

    2 掌握含、咽部位研究表明,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头的前半部,以舌尖最为突出。因此,药液入口后,最好迅速含贮于舌根部,自然咽下,也可用汤匙直接将药液送至舌根顺势咽下。 

    3 添加调味品在苦味药液中加入蜂蜜、蔗糖等,但对黄连、胆草之类,尽量少用或不用调味品。若有必要可酌配甘草、大枣之类调和。

    同时,喝中药还需忌口。患疮疖、痈肿的热毒证的病人,忌食鱼虾腥膻、姜、椒、酒等辛温一类食物,皮肤病皆宜忌吃鱼虾等海鲜;患热重、胃热疼痛等证的病人,应忌烟酒辛辣、油炸等辛燥一类食物;患风寒感冒、湿温、脾消化功能减退的食积不化、胸腹胀闷等症病人,忌食油腻酸涩之品;如患痰湿阻滞、泄泻腹痛、脾胃虚寒之证的病人,忌生冷瓜果等助寒一类的食物;许多外科手术的病人(胆囊炎、胆石症、败血症等),忌食高脂肪饮食;黄疸病忌食油腻;肾病水肿忌食盐等。

    还需要主要的就是,并不是所有的苦味药都不能与糖或者甜味食物同用,有些药材就同时含有苦味、甘味,如当归,甜味对于这些药的影响并不明显。那么通过上面小编的介绍,我们必须得根据疾病、药物和食物的性能特点来考虑,不忌得过多、过少或忌错,还要有利于药效的发挥。

热门栏目推荐:两性健康 健康快讯   曝光平台 情感心理 中医健康 56健康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