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中医
快速搜索

推拿养生冈上肌肌腱炎

2015年04月01日

  冈上肌肌腱炎 → 病因病理

  1.长期挤压摩擦而使肌腱产生无菌性炎症。主要有肩外展活动多为体力劳动者,或年老肌腱退变,上肢外展手掌扶地骤然内收等致伤。

  2.一次肩外展位暴力外伤亦可造成本病的发生。A.用力投掷。B.对抗阻力猛然外展。

  冈上肌肌腱穿行于肩峰下面和肱骨上面的狭小间隙,因肩外展而使其间隙更为狭小,使肌腱受到挤压而致伤,出现水肿或充血。

  冈上肌肌腱炎 → 临床表现

  1.外伤史或劳损史:一次暴力损伤者临床症状明显,劳损或退变基础上外伤(轻微)引起者临床状态较轻。青年人多为强烈外伤暴力所致。

  2.主诉:肩外侧或肩顶外侧疼痛,疼痛可传达至三角肌止点附近。损伤后(当腱袖破裂时,患者自觉有撕裂声响)在数小时之内疼痛可以消失,但由于局部出血及肿胀,在以后的6~12小时之内疼痛再度出现并达到高峰。在5~8天内随着出血的被吸收与肿胀的消退则疼痛减轻,甚至消失。

  3.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A.在急性损伤后,因局部痉挛及疼痛可影响肩关节活动,即使在肿胀减轻或消失后,肩关节的任何活动均能引起疼痛。B.慢性损伤或急性期过后,约10天左右,关节活动虽然有所恢复,但冈上肌(破裂部分,炎性变后)通过肩峰及喙肩韧带以下,肱骨头上方时受到挤压而出现疼痛,造成肩外展活动不能顺利完成。

  但肩关节只有在内外二层肌肉失去平衡时才出现功能障碍,因此,年青人在完整的肌腱袖配合外在肌(三角肌)才能正常完成肩外展动作,所以只要肌腱袖受到轻微损伤,也将影响其功能。年老者,肩部组织的退变使得肩外在肌亦变得萎缩无力,即使较严重的肌腱袖损伤,由于肩内、外二层肌力仍平衡,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并不显著

  冈上肌肌腱炎 → 诊断

  1.结合外伤史。

  2.压痛:在肩髃处可找到压痛点,此痛点多需在肩外展60度~70度位才能找到。此外在三角肌止点处亦可找到压痛点,有报导称这些压痛部位,随时间的推移而敏感性递减对慢性病例无意义。

  3.肩外展疼痛弧:肩外展60度~120度可有疼痛出现。无论肩外展或肩部放下过程中均在此区域痛,大于120度或小于60度均无疼痛。当肩关节外展60度时冈上肌腱开始在狭小间隙中受挤压,直至120度时,间隙变宽,挤压结束而疼痛停止。故在肩外展60度~120度时,才出现疼痛。

  4.肌肉萎缩:伤后2~3周可发生冈上肌废用性萎缩,相反三角肌由于代偿作用不但不萎缩反而肥大。

  5.被动活动不受限制:冈上肌肌腱炎,即使完全破裂(形成肌腱断裂),肩关节的被动活动不受限,此点有别于肩周炎等其他肩部疾病。

  6.X线平片,一般无阳性所见,在急性期如果肌痉挛明显则可发现有向上移位,在慢性期大结节的外形不规则,大结节顶部可出现骨刺,囊性变与散在性硬化。此外还可排除大结节的骨折与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

  冈上肌肌腱炎 → 治疗

  治则:活血止痛,理筋整复。

  1.用一指禅推法,指揉法或法在肩部操作。操作时以肩外上部为重点,但治疗应包括至三角肌止点附近,一般不越过肱骨三角肌粗隆,以防损伤桡神经。但后背冈上肌走行部应给予治疗。

  2.点按肩髃、臂臑、肩井穴。

  3.摇按拔伸法:患者坐位,医者站于伤肩后侧,一手拿住腕关节上方,拿肩之手用大鱼际压住肩髃穴外,在拔伸牵引下做摇法6~7次,在保持牵引力的同时拿肩之手垫于腋下,使伤肢下垂并屈肘内收,手触健肩,此时拿腕之手前臂托住患肢肘关节尺侧,使伤臂绕过头顶置于颈后,再将伤肢向斜前上方拔直,同时拿肩之手的大鱼际在患处向下推按。本法可重复操作二次。

  4.用掌揉法、搓法操作。

  另可热敷,局部封闭或电疗。

(责任编辑:河南健康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