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牙痛着重于针对原发病,多需由牙科医师给予酌情内服维生素、抗生素,或辨证施用清胃泻火、疏风清热、消瘀通络、补肾固齿、益气缓痛、滋阴降火、清热解毒等中药或中成药。含漱、烟熏、充填、针灸、手术等法也每被采用。若遇医药缓急不济、没命牙痛困扰之时,掌握一些简易治疗方法往往也能获立竿见影之效。以下几种方法不妨一试: ● 用湿冷毛巾或冰袋、冰块敷近牙痛部位的脸颊部。每次约15分钟,1天3~4次,可起缓解疼痛作用。 用指甲或指尖掐压合谷穴(拇指骨与食指骨交叉处),可使牙痛减轻或消除。左侧牙痛掐右合谷,右侧牙痛掐左合谷。
鲜姜1片,艾绒2~3壮。鲜姜片切成一元硬币大小,置合谷穴或牙痛穴(掌面第3、4掌骨距掌指纹1寸处),艾柱放姜片上,连灸2~3壮。左侧牙痛灸右侧穴,右侧牙痛灸左侧穴。仍不止,可同时灸颊车、下关、丝竹空,上颌牙痛还可配四白,下颌牙痛还可配承浆。 ● ● 牙痛剧烈时,可临时给予安定、利眠宁等镇静剂,也可给予阿司匹林、去痛片、三七片、云南白药等止痛药暂时止痛。只是此等药不宜长服,且小儿、老人需注意减量。
牙痛可见于多种牙病。急性牙痛可发生于急性牙龈炎,此种牙痛多伴有牙龈肿胀、发热等症,若形成牙龈脓肿,则疼痛急剧,龈肿固定而显著;也可出现于急性牙髓炎,此种牙痛可在没有任何刺激的情况下出现急剧疼痛;也可见于重度龋病时,由温度、化学物质、食物嵌入等刺激所致。慢性牙痛则可见于慢性牙龈炎、牙周病、慢性牙髓炎、中度龋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