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
【拼音名】Shuǐ Bǎi Zhī
【英文名】Germany Falsetamarisk, Twig of Germany Falsetamarisk
【别名】砂柳、臭红柳
【来源】
药材基源:为柽柳科植物三春水柏枝的嫩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ricaria paniculata P.Y.Zhang et Y.J.Zhang [M.germanica auct.non(L.) Desv.
采收和储藏:春、夏两季采收,剪取嫩枝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1-3m。老枝深棕色、红褐色或灰褐色,具条纹;当年生枝灰绿色或红褐色。叶卵状披针形或长圆形,长2-4(-6)mm,宽0.5-1mm,叶腋常生绿色小枝,枝上着生稠密的小叶。有两种花序,1年开2次花。春季,总状花序侧生于去年生枝上,基部被多数膜质鳞片;秋季,生于当年生枝楠端的大型圆锥花序开放;苞片卵状披针形或狭卵形,长4-6mm,中脉明显隆起;花梗长1-2mm;萼片5,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具宽膜质边,稍短于花瓣;花瓣5,粉红色或淡?a href=http://www.htysw.net/special/xia.html target=_blank>虾煲裕?孤研位虻孤炎磁?胄危??-5mm,花后宿存mm。蒴果铗圆锥形,长8-10mm,3瓣裂。种子狭长圆形,先端的芒柱一半以上被白色长柔毛。花期3-9月,果期5-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800的山地河谷河难、河订沙地、河温滩及河谷山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河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栽培】
生于学特性能 喜温暖气候,耐寒,耐湿。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宜选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栽培。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法。春天播种,在苗床上按行距25cm开沟条播,落种距离10-15cm播后浇水保湿。培育1年,按行株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