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果实,又名黄花条、连壳、青翘、落翘、黄奇丹等,落叶灌木,春季开鲜黄色花,果实入药。是清热解毒的中药,主治风热感冒,发热,心烦,咽喉肿痛,急性肾炎等。生于山坡灌丛、林下或草丛中,或山谷、山沟疏林中。产于中国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安徽西部、河南、湖北、四川。下面详细介绍连翘的功效与作用。
连翘的功效与作用
1、解热作用。
连翘煎剂或复方连翘注射液对人工发热动物及正常动物的体温有降温作用。
2、抗炎作用。
50%的连翘醇提取物水溶液 20ml/kg 腹腔注射,对大鼠巴豆油性肉芽囊有非常明显的抗渗出作用及降低炎灶微血管壁脆性作用、连翘能促进炎性屏障的形成、300%的连翘注射液30~40g/kg 腹腔注射,对大鼠蛋清性脚肿有明显抑制作用;亦能促进对小鼠炎细胞的吞噬作用。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连翘果壳中所含的齐墩果酸有轻微的强心作用、动物实验证明:连翘有降压作用、一般血压可下降到原水平的40%~60%、其降压特点为迅速、显著、持续时间较短,多次注射无快速耐受性、血压降低时呼吸无明显变化、对因伤寒菌苗所致内毒素休克低血压成年猫, 静脉注射300%的连翘注射液(10g/kg)可先有短暂降压,继而出现明显升压作用、其抗内毒素休克作用可能与其扩张血管、增加心输出量及改善微循环有关、其所含的芦丁能增强毛细血管的致密度,故对毛细血管破裂出血、皮下溢血有止血作用。
4、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连翘对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浓缩煎剂在体外可抑制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及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连翘在体外的抑菌作用与金银花大体相似;为银翘散中抗菌的主要成分、金银花对沙门菌属,特别是伤寒杆菌以及溶血性链球菌的抑制作用似超过连翘,而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之抑制则以连翘似较好
5、保肝作用。
1:1 的连翘水煎液可明显减轻四氯化碳所致大鼠的肝脏变性和坏死,并使肝细胞内蓄积的肝糖原、核糖核酸大部分恢复和接近正常, 血清谷丙转氨酶从 337±63.5 单位降至 146.5±11.1 单位、齐墩果酸和熊果酸是连翘抗肝损伤的有效成分,两者均能降低实验性肝损伤动物的血清谷丙转氨酶、
6、治疗急性肾炎
取连翘6钱加水,用文火煎至150毫升分3次食前服,小儿酌减视病情需要连服5~10日。忌辣物及盐。8例患者治疗前均有浮肿血压在 140~200/96~110毫米汞柱,之间尿检有蛋白颗粒管型及红白细胞等,治疗后6例浮肿全部消退2例显著好转;血压显著下降;尿检6例转阴2例好转 。
7、治疗紫癜病
取连翘6钱加水用文火煎,成150毫升分3次食前服,忌辣物,治疗血小板减少性出血性紫癜,1例过敏性紫癜2例经2~7日治疗,皮肤紫瘫全部消退连翘对本病所起的作用,可能与其中含有多量芸香甙,具有保持毛细血管正常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的脆性和通透性有关;此外连翘似乎尚有脱敏作用 。
8、治疗肺脓肿
将连翘制成注射液,每毫升含连翘1克,采用气管滴入法合并肌肉注射气管滴入一般用6~10毫升每日1次;症状好转后隔日1次;趋向萎缩或闭合后则每周2次治疗25例治愈14例好转10例死亡1例;据18例统计平均治疗12天退热气管滴注平均26.8次最多者50次 。
9、治疗视网膜出血
取连翘6~7钱文火水煎分3次食前服,2例视网膜黄斑区出血服药20~27天后均显著吸收视力有所增强。
10、 其他作用。
连翘能抑制洋地黄对鸽静脉注射的催吐作用,减少呕吐次数,但不改变呕吐的潜伏期, 其镇吐效果与注射氯丙嗪两小时后作用相仿、它又能抑制犬皮下注射阿朴吗啡所引起的呕吐,故推测其镇吐作用原理可能是抑制延脑的催吐化学感受区、连翘注射液给麻醉犬静脉注射有显著而肯定的利尿作用、齐墩果酸有轻微的利尿作用、连翘水煎剂对磷酸二酯酶有明显抑制作用。
连翘药理作用:抗炎、抗菌、抗病毒、解热、镇痛、强心、利尿、抑制磷酸二酯酶、降血压、抑制弹性蛋白酶活力、抗内毒素等作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常用连翘治疗急性风热感冒、痈肿疮毒、淋巴结结核、尿路感染等症,为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粉针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连草解热口服液、银翘解毒冲剂等中药制剂的主要原料。
连翘食用方法用法与用量:中药6—15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剂。蒙药入丸散汤剂。
一、连翘散坚汤
处方:柴胡36克,草龙胆(酒洗四次)、土瓜根(酒制)各30克,黄芩(酒炒二次)21克,当归梢、生黄芩、广茂、京三棱(同广茂酒炒)、连翘、芍药各15克,炙甘草9克,黄连(酒炒二次)、苍术各6克。
制法:上另称一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用法:每服百余丸;一半哎咀,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先浸多半日,煎至150毫升,去滓,临卧热服,去枕仰卧,每口作十次咽之,留一口送下丸药。服毕即卧,更以龙泉散涂之。
功效:治马刀。耳下或至缺盆,或肩上生疮,坚硬如石,动之无根;或生两胁,或已流脓,作疮未破。
来源:《兰室秘藏》卷下。
二、连翘解毒饮
组成:木通1钱2分,防风1钱2分,羌活1钱2分,连翘1钱2分,丁香1钱,乳香1钱,沉香1钱,升麻1钱,大黄7分,黄芩7分,甘草3分,木香3分,桑寄生1钱,麝香5厘。
用法:水煎服。
主治:大人、小儿头疮及臁疮。
来源:《续名家方选》
三、青橘连翘饮
组成:青皮、瓜蒌、橘叶、连翘、桃仁、皂角刺、柴胡、甘草。
用法:水煎,入酒服。
主治:乳痈。
来源:《冯氏锦囊·外科》卷十九。
四、柴胡连翘汤
处方:中桂0.9克, 当归梢4.5克, 黍粘子6克, 炙甘草, 酒黄柏 ,生地黄各9克, 柴胡 ,黄芩(炒),酒知母 ,连翘各15克 ,瞿麦穗18克。
制法:上药锉碎。
用法: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稍热,食后服之。
功效:主治马刀疮。
来源:《兰室秘藏》卷下
五、连翘花茶
材料:连翘20g、绿茶3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沸后5分钟泡茶即可,频频饮至味淡为止。也可直接用200ml开水冲泡饮用。
功效:解毒散结。
主治:赤游癍毒;急性肾炎;紫癜。
来源:《玉樵医令》。
用药禁忌1、脾胃虚弱,气虚发热,痈疽已溃、脓稀色淡者忌服连翘。
2、《本草经疏》记载:痈疽巳溃勿服,大热由于虚者勿服,脾胃薄弱易于作泄者勿服。
3、《本草通玄》记载:久服有寒中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