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养生”就是根据生命规律,采用养护身心,保持或增进健康,减少疾病,以延年益寿的一种措施,也就是相当于现代医学中所谓的“保健”活动。
人们常将养生保健活动称为“养生之道”或“养生之术”。“道”指法则、原则;“术”则指具体方法、手段。其特点是蕴育在日常诸多行为之中。
中国传统的“延年益寿”之法称为“卫生”、“养生”、“厚生”或“道生”。“卫生”是保卫生命之义;“养生”是养护生命之义;“厚生”是厚待生命之义;而“道生”则是要求以上诸法皆要遵守一定的法度。《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告诫人们要遵循自然界和宇宙的规律。
所谓“养生”就是根据生命规律,采用养护身心,保持或增进健康,减少疾病,以延年益寿的一种措施,也就是相当于现代医学中所谓的“保健”活动。养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中华民族在维护人类健康和种族延续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有一定的民族性、传统性和延续性。
由于养生活动涉及到研究人的生命现象,其内容自然会贯彻到日常生活诸多方面,这就必然涉及到各种文化现象,因此古代养生的内容多分散在许多文化范畴之中,如医药文化、食文化、茶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武学文化等。
历代养生家由于各自的实践和体验的角度不同,他们的养生活动在调节饮食起居、服用药物、采用医术(针灸、按摩、推拿等)、练习武术气功、修养精神、节制欲望、修养品德等方面各有侧重,也各有所长,各有所用。
中医养生的基本内容与特色
中华民族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其内容不外以下四点:
顺其自然: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强调在养生过程中要符合自然规律,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同时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人要与自然环境统一,也要与社会统一。正如《黄帝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神兼养:在养生过程中既要注重形体养护,更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调摄,所谓“形神兼养”、“守神全形”、“保形全神”。动静结合:现代医学主张“生命在于运动”,中医也主张“动则生阳”,主张运动健身,但中医养生也主张“动中取静”、“不妄作劳”。正如《周易外传》所说“动静互涵,以为万变之宗”,《类经?医易》所说“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酆虾蜕笠蚴┭?貉痪幸环ā⒁皇剑?π巍⑸瘛⒍?⒕病⑹场⒁?嘀滞揪叮?嘀址绞浇?醒疃?A硗猓?惨?蛉恕⒁虻亍⒁蚴敝?煌?貌煌?难椒ǎ健吧笠蚴┭?薄ⅰ氨嬷な┭?薄?养生之术内容是在养生理论指导下,历代逐渐建立起来的,并不断发展与完善。其内容包括以下七方面:
神养: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调养等方面。融合了传统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内容。喊?ㄒ隆⑹场⒆ ⑿泻托陨?畹壬?钇鹁有形?餮?H诤狭舜?骋轿幕?⒆诮涛幕?⒚袼孜幕?兔朗跻帐跷幕?饶谌荨?气养:主要为医用健身气功的“内养功”。融合了传统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褐饕ㄐ翁宥土叮?逵?∩砘疃?D谌萑诤狭艘轿幕?臀涫跷幕?谌荨?逞?褐饕?谌菸?称返难∨涞髦朴胗τ茫?约耙?撤椒ㄓ虢谥频取D谌莅艘健⒁?⑹场⒉琛⒕埔约懊袼椎任幕?矫妗J逞幸窖?醯闹饕?谌葜?唬?谌粘I?钪?校?虼似溆τ梅段Ч悖?屎先巳航隙唷?┭?褐饕?谌菸?┘恋难∨涞髦啤F渲萍炼辔?刻烊皇承灾参镆?黄渲品ㄒ捕辔?旨庸さ骷粒?浼列鸵捕嘤胧称废嗳诤稀6源耍?糯?S小耙┥拧薄ⅰ胺ㄉ拧敝?啤F溆τ梅段б步瞎悖?屎先巳航隙啵?谌菀采婕暗揭健⒁?⒁?澄幕?确矫妗?跹?菏且陨涎?跻酝獾囊恢址鞘撤且┑难椒ǎ?蠢?冒茨Α⑼剖场⒄刖摹?逶 ㈧偬獭⒋盼?⑵魑锎碳さ确椒ń?醒F淠谌葜饕?婕耙揭┪幕总之,养生的特点是强调个体行为,所采用的方法应因人之不同采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所谓“审因施养”,“因人施养”,在群体中并不强求统一。例如,甲需要重点锻炼形体,而乙需要着重调理饮食,而丙则需要着重调摄精神等等。如果我们对甲乙丙三人不分青红皂白,一律要求他们加强形体锻炼或改变某种饮食结构,就不一定符合每个人养生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