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中医
快速搜索

异位性皮炎的治疗自拟方

2015年04月02日

异位性皮炎又称遗传过敏性皮炎,发病与遗传和变态反应有关。常见的过敏原有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以及昆虫叮咬也可诱发;精神因素、气候变化、寒冷刺激及出汗等易使本病加重。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先天不足,禀性不耐,湿热蕴结于肌肤所致;或久病耗血,以致营血不足,血虚风燥,肌肤失养而形成。皮疹为红斑、丘疹或苔藓样丘疹,微有渗液。也可呈斑片而伴有鳞屑及色素沉着,多为局限性,瘙痒剧烈,抓后渗液,扩展为大面积弥漫性苔藓样变。好发于肘、腘窝、颈前、颈侧部,以及面部、眼周围、手背等处。

异位性皮炎的治疗自拟方

药物组成:白花蛇舌草、土茯苓、珍珠母(先煎)、牡蛎(先煎)、蒲公英各30克,丹参、鸡血藤各15克,苦参、制首乌、当归各10克,生甘草5克。大便稀溏者,加焦白术10克,白扁豆12克,去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头晕、腰膝酸软、体质虚弱者,加菟丝子(包煎)、肉苁蓉各12克,淫羊藿15克。

服用方法: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为早、中、晚饮服。

阅读本文的人还看过:

1、小儿久咳不愈

2、慢性支气管炎偏方

3、网球肘的治疗方法

4、瘙痒症的治疗

更多有关偏方大全内容,请点击查看【偏方大全】专题栏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