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是一种常见病,以足跟肿胀、麻木疼痛、局部压痛、行走困难为特征。足跟痛又称跟骨骨刺或跟骨骨质增生。
在中医学属于“骨痹”范畴,发病原因多与老年肾亏劳损,外伤和感受寒湿有关。日久或初起之足跟痛,选择众多祛风除湿、温经散寒、软坚消肿、活血镇痛的中药浸泡或者是外敷足部,不损伤皮肤、无毒副反应。
内服方
当归30克,白芍60克,生地60克,熟地60克,山药60克,丹皮30克,枸杞子30克,五味子30克,女贞子30克,菟丝子30克,车前子30克,怀牛膝30克,黄芪60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日早晚各服1丸,白开水送服。
外洗方
透骨草12克,红花、白芷、伸筋草各6克,五加皮、川芎、海桐皮、鸡血藤、赤芍各9克。加水煮沸,取药液先熏后洗。待药液温度适宜时泡洗足跟部。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7~10天为1个疗程。(郭旭光)
更多有关偏方大全内容,请点击查看【偏方大全】专题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