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是一种对事物的归纳方式。
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意思是说阴阳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阴阳的特性:
凡具有上升、向外、扩张、明亮、温热、兴奋、运动、化生等特性的事物属阳,
凡具有下降,向内、收缩、晦暗、寒冷、抑制、静止、养育等特性的事物属阴。
阴阳的关系:
通过这张图(图1)我们可以看出阴阳是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的关系。
阴阳的对立: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性质不同的的两个方面,它们是对立的。
阴阳的互根:互相以对方的存在为条件,"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长夜难明赤县天"不是好事。而且,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的消长:阴阳始终处于一种此消彼长变化过程中的,在这种消长变化中达到动态的平衡。
阴阳的转化:物极必反,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成为对方。
阴阳平衡:指阴阳双方的消长转化保持协调,既不过分也不偏衰,呈现着一种协调的状态。"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的消长变化是绝对的,而动态平衡则是相对的。
拿生命来说,腑属阳,脏属阴。阴阳平衡是指脏腑平衡,气属阳,血属阴,气血之间也要平衡,不能偏盛偏衰等。其总原则是人体各种功能,物质都要协调,才能保持健康美丽的状态。我们许多好的养颜美容的处方,多兼顾到了阴阳两个方面,既补阳气,又补阴血。比如:红楼梦中林黛玉吃的人参养荣丸,是由人参、炙黄芪(炙:中药炮制法之一。把药材与液汁辅料同炒,使辅料渗入药材之内。灸:中医的一种医疗方法。用艾叶等制成艾炷或艾卷,烧灼或熏烤人身的穴位)、白术、茯苓、熟地黄、当归、白芍、肉桂、五味子、陈皮、远志、炙甘草等十二味味药组成。方中人参、黄芪、白术、茯苓补益脾肺之气;熟地、当归、白芍补血养心肝;肉桂助阳,五味子敛阴;陈皮理气,远志安神;甘草调和诸药。充分体现了调补阴阳的思想。
二,什么是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认为大自然由五大类是基本物质元素所构成,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图2)
五行的特性:
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具有温热、升腾,阳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具有承载、生化、受纳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具有清洁、肃降、收敛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或性质,均归属于水。
五行的关系:
五行中正常的关系:相生、相克。
相生是产生、生成的意思;相克,是制约、克服的意思。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母)和"我生"(子)两方面的关系,把它比喻为"母"与"子"的关系。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又都具有"我克"(所胜)和"克我"(所不胜)两方面的关系,称之为"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责任编辑:河南健康网)